K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您好,欢迎访问KB体育官网!
新闻资讯

服务热线400-123-4567

常见问答

首页 > 新闻资讯 > 常见问答

APEAL、IQS、VDS这些英文缩略词代表什么意思?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05-25 02:34:41点击:

  kb体育直播,分别是“性能好”、“安全性好”和“是我想要的车身类型/车辆外形好看/品牌口碑好”;而在2009年的SSI中,只有一个原因与汽车魅力相关——“是我想要的车身类型”。

  专业:涉及车身外观、车身内装、置物和空间、音响/通讯/娱乐/导航、座椅、空调系统、驾驶性能、发动机/变速系统、视野与行车安全以及燃油经济性共10个表现类别(77个要素)

  2017年的APEAL研究基于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期间购买新车的23,993位车主的评价。研究分析了22个细分市场,涵盖68个品牌的251款乘用车车型。数据收集工作于2017年3至7月在中国67个主要城市进行。

  自主品牌与国际品牌差距进一步缩小。自主品牌(676分)与国际品牌(702分)之间的魅力指数有着26分的差距,但两者之间的差距自2009年(70分)以来逐年缩小。

  韩系品牌表现最好,但魅力指数下降。韩系品牌(711分)在所有品牌原产国中名列第一位,其次是欧系品牌(709分)、日系品牌(708分)、美系品牌(698分)和自主品牌(676分)。与去年相比,韩系品牌得分下滑49分。

  90后年轻群体对汽车魅力满意度较低。90后新车购买者(680分)对汽车性能、运行和设计的满意度比70后(715分)低35分,呈现出越年轻越挑剔的趋势。

  虽然SUV在中国的销售份额逐年提升,但与非SUV车型相比,其汽车魅力的优势正在逐渐消失。从2011年领先非SUV车型38分,变为仅领先1分。

  在SUV细分市场中,微型SUV车型(669分)的魅力指数得分最低,且在所有类别上的表现均低于其他6个SUV车型。与2016年相比,微型SUV除了在“燃油经济性”(+9分)方面有所提升外,在其他九个类别均呈下滑趋势。

  J.D. Power中国区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梅松林博士指出:“SUV对消费者吸引力的减弱,一方面是因为SUV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还非常欠缺。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的互联网体验日益丰富,他们对SUV产品在高科技和智能化技术方面的期望值也水涨船高,例如车载互联网的稳定性、导航的精准性、倒车雷达的灵敏性等,遗憾的是,SUV厂商并没能及时推出与消费者期待值相匹配的产品。解决这两大软肋,SUV才有可能长期保持领先销量。”

  专业:将新车质量问题明确划分为两大类(设计缺陷和故障/无法操作),共8个表现类别(车身内装、车身外观、发动机/变速系统、驾车经历、配置/操控/仪表盘、座椅、音响/通讯/娱乐/导航和空调系统)

  表示:以平均每百辆车问题数(PP100)表达,新车质量得分越低,表明问题数越少,质量也越好。

  J.D. Power 2017 中国新车质量研究基于购车期为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间的23,993位车主的反馈。研究涵盖68个品牌的251个不同车型。数据收集工作于2017年3月至7月间在中国67个主要城市进行。

  中国自主品牌与国际品牌新车质量的差距连续第七年缩小,2017年两者的每百辆车问题数(PP100)已进一步缩小至仅13分。

  自主品牌十余年来首次在三个问题类型上以微弱优势赶超国际品牌,分别是车身内装(比国际品牌低0.3个PP100)、配置/操控/仪表盘(低0.2个PP100)和音响/通讯/娱乐/导航(低0.1个PP100)。

  自主品牌与国际品牌的新车质量差距依然存在,差距最大的三个问题领域是发动机/变速系统、车身外观以及驾车经历,分别比国际品牌高5.8个PP100、3.7个PP100和2.2个PP100。

  韩系品牌新车质量(87个PP100)连续6年在五大车系中表现最优。其次是欧系品牌(95个PP100)、日系品牌(103个PP100)、美系品牌(106个PP100)和中国自主品牌(112个PP100)。

  中国消费者注重新车感官体验,异味和噪音抱怨集中。在中国消费者抱怨最多的前20个问题中,有8个问题是与气味和杂音/异响有关的感官问题,除了“车内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以外,还包括“胎噪声过大” “风噪声过大” “刹车有噪音” “座椅产生杂音/异响”“发动机异响” “风扇/鼓风机噪音过大”和“中控台有异响”。

  消费者当下抱怨最多的问题仍是“车内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16.4个PP100),与去年基本持平。“耗油量过大”(7.8个PP100)抱怨正日益增加——分别比2015年和2016年上升2.8个PP100和2.3个PP100。

  新能源车暴露的问题多且杂。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发动机/变速系统以及驾驶经历两方面的表现优于传统能源车,但是在其他6个主要方面的表现均明显落后。相较于传统能源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特有的多发性问题包括:停车辅助/倒车雷达故障或无法工作、内置蓝牙设备经常有配对或连接问题、车身饰板有缝隙/无法密合/歪掉等。

  专业:包括8个问题类别(发动机/变速系统、车身外观、驾车经历、配置/操控/仪表板、音响系统/内置语音识别系统/内置免提通讯设备/导航系统、座椅、空调系统和车身内装),共177个问题症状

  2017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是基于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购车的29,747位车主的评价。研究报告分析了22个细分市场,一共涵盖63个品牌的176款车型。数据收集工作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7月在中国62个城市进行。

  自主品牌和国际品牌的差距依然存在:2017年,自主品牌和国际品牌之间的车辆可靠性差距为30个PP100,与去年的28个PP100基本持平。从2010年至2017年,两者间的差距从201个PP100已锐减到30个PP100。

  发动机和变速系统依旧是自主品牌与国际品牌的最大差距:这与之前数年的研究发现一致。在手动变速系统不易入档及齿轮摩擦这一问题上,自主品牌比国际品牌高1.8个PP100。

  中国消费者反映最多的问题与车身外观相关,而美国消费者反映最多的是音响系统/内置语音识别系统/内置免提通讯设备/导航系统(ACEN),该问题占美国消费者反映的全部问题的22%,但在中国只占8%。

  中国车主反映最多的汽车可靠性问题集中在车身外观和内装方面,两者分别占被访车主反映问题总数的18%和15%。

  中国车主反映最多的前三大车身外观问题为:胎噪声过大、风噪声过大以及车外灯灯泡损坏;反映最多的前三大汽车内装问题则是:方向盘过度磨损和褪色、内装材质容易弄脏或磨损以及控制按钮标签褪色或被磨掉。

  中国车主对车内气味敏感。气味问题在受访车主反映的所有问题中排列第四,且豪华车车主对此更为敏感。“出风口送出的风有令人不舒服的异味”是豪华车车主反映最多的问题,高达4.4个PP100(每百辆车问题数)。

  J.D. Power中国区汽车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蔡明指出:“厂商需要认识到,不同市场的消费者需求和顾虑可能会有很大差异,因此需要深刻洞察和准确把握不同市场消费者的特殊需求。”例如,中国消费者明显更在意感官层面的直接感受,例如声音、气味、空调温度、触感,而我们在美国的同类研究发现,美国消费者由于拥有更为丰富的购车和驾驶经验,通常会更关注技术层面相关的问题。

  从2017年JD.Power报告可以看出,国内用户关注点依然延续着明显的特色,内外饰精细度、造型、气味、NVH依然是国内用户最关心的方面,与其抱怨这些客户不懂车,不如积极拥抱市场,切实落实以客户为中心,才是市场突破,逆势而上的唯一道路。切实落实以客户为中心,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决策者深入目标市场,与目标人群讨论交流,观察目标人群使用习惯,尽可能少用自己的用车习惯、新闻了解等拍脑袋决定,另一条路就是拍板权力下放,让懂市场的做决策,尽可能少的给予要求。

  时刻以客户为中心,想客户所想,而我们作为工程师一定程度上就是要替客户来实现他们的想法。设计不仅仅是要达标、满足指标要求,在处理市场抱怨的过程中,产品达标都不是我们的借口和理由,我们的标准、规范、VTS等等指标制定过程中,都必须真实反映客户需求。

  报告中写的90后年轻群体对汽车满意度较低,如何开发出满足年轻人的需求和眼光的车型,是我们汽车工程师都需要关注的,虽然90后的工程师们现在年纪轻,经验较为不足,但是他们更加贴近购车群体,在开发中,我想可以多听听90后年轻工程师的想法,鼓励大家敢想敢做。

  APEAL、IQS和VDS这些客户调研报告反映了国内客户对于感知质量方面的重视和敏感,“气味抱怨”,“内饰材质”等等的高要求也是我们自主品牌能在配置和内装方面以微弱优势赶超合资品牌的原因。但是也可以发现,发动机油耗,变速箱等等传统领域我们依然存在了很多不足,相信如果我们能在这些传统领域深耕细作,自主品牌将真正成为一个国际品牌。以后再提起“BBA”将会是“BBAB”——奔驰、宝马、奥迪、BAIC。

  三种评价体系反映出的要素各有特点。尤其是对我国消费者关注点及使用过程中痛点的分析深入全面。但是随着技术的革新、互联网汽车的发展、消费者年代结构的改变,每年度的三项评价体系统计结论只能作为自身的一种总结和对未来的预期方向。作为一名零部件工程师,我们更应该基于这些评价体系的结论,深度挖掘本专业可能会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点。总之就是,用发展眼光看问题,用客户思维造好车,做“良心”dre,助力北汽未来。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相关标签: 常见问题英文缩写